這陣子因為 Bison Taipei 【相‧遇】在台北開業,筆者有較長的時間留在台北活動,剛開始時經常將車子暫停在店門口前的卸貨區裡,每天中午或下午就有警察或拖吊車前來巡邏,因此筆者就把車鑰匙放在桌上,當同事大喊「車子」時,就飛奔衝出去把車開走,然後乖乖的停到地下停車場去。這邊的停車費實在不便宜,一個小時要100元左右,為了省一點停車費,筆者只好每天跟這些警察、拖吊業者上演同樣的戲碼!後來他們認得筆者的車子後,竟然會走進店裡來詢問我要不要把車子開走!?實在是太佛心了有沒有!
某天,筆者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竟然開始思考為何不騎腳踏車上班呢?如果騎腳踏車上班不僅可以省下鉅額的停車費,也不用擔心車子會被開罰單或被拖吊。於是,就在這樣的心情下,先到樓下散步一個小時左右,進行暖身運動,並持續進行兩天,第三天一早隨即鼓起勇氣騎著腳踏車上班去了。原以為太陽這麼大,應該會曬傷或中暑吧!沒想到沿路意外的充滿樹蔭,讓筆者相當的開心,就這樣慢慢的騎出心得,知道了白天該騎哪一條路線,晚上回家又該騎哪一條路,才能遮陽又平順的騎乘。這些新的路線讓筆者聞到之前沒聞過的味道,也見到許多沒見過的人事物,然後慢慢的也因此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雖然每天全身都有點痠痛,但流汗後的身體感覺真的很不錯!
騎著騎著,竟然在敦化南路底的轉角處意外發現分隔島的林蔭中有一條腳踏車道,於是開心的試騎進去看看,發現這條林蔭小路竟然有小鳥飛翔覓食其中,彎彎曲曲的車道騎著腳踏車穿梭其中仿如多了一份遊戲感,也多了一分新奇感。更棒的是這條小徑不需要停等紅綠燈,它不像路旁的車道有許多紅綠燈要停等,也沒有騎乘在慢車道必須忍受的烏煙瘴氣,除了在幾條大馬路如和平東路或信義路等,必須在慢車道與快車道之間切換,有點不連貫與不順外,這條林蔭小徑簡直完美到極點!
今天筆者再次騎上敦化南路的這條林蔭小徑時,在信義路口停下車準備切換車道時,特別看了一下右邊的機慢車道,見到一群機車騎士在等紅燈;然後再看一下左邊的快車道,同樣看到一台台汽車在等紅燈,而中間的林蔭腳踏車道卻只有筆者自己這台腳踏車孤單的在此等候,此時突然一個念頭閃進腦海中,這個社會的社會階層似乎跟這幾個車道很相似,開車的、騎機車的、走路的、搭大眾交通工具的、騎腳踏車的,各有各的特色、優點和缺點。很慶幸自己能適應騎腳踏車上班這件事,因為想怎麼騎,要快要慢、要鑽要停等等都由自己決定,如何取捨拿捏也是一門學問啊!
其實騎腳踏車對筆者而言最神奇的是「靜心」,它讓筆者心靜了下來,注意到呼吸,同時大量流汗,讓筆者一天多洗了兩次澡,不知不覺心情也變好了。而多曬太陽後心情也變得更開朗,感覺得到自己的笑聲更洪亮了,這些都是騎腳踏車後帶來的改變與好處。許多朋友會把騎腳踏車當作是運動,但很少人把它視為交通工具,而對筆者而言,腳踏車是運動更是交通工具,而騎腳踏車上班,無庸置疑也是一種生活風格的展現。
其實這跟經營眼鏡業是一樣的,每個人選擇自己想要經營的風格,不怕有風格就怕沒想法沒特色。但抄襲別人不算是風格,而是一種剽竊。所以過精彩的人生才能累積自己的生活經驗並轉化為風格。願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的眼鏡業更精彩更美麗!
【眼鏡博士Bison】 facebook.com/glasses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