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新聞】落實隱形眼鏡驗配5 步驟
近年來3C 產品普及,據調查結果顯示,隱眼族每日緊盯螢幕的時間已高於睡眠時間,是以配戴六小時後,經常出現眼睛乾澀的情況。
解決方式除了降低3C 使用時間外,更要透過專業的驗配服務,正確進行隱形眼鏡驗配流程,才是眼睛保健之道。
圖說:( 左起) 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顧問 關家豪、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林俊雄、馬偕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醫師 鄭惠川、立法委員 劉建國、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 石崇良、台灣眼視光學學會理事長 賴裕源、台北市驗光人員公會理事長 吳昭漢、台北市驗光生公會理事長 許正格,共同推廣隱形眼鏡驗配5 撇步。
雖然超過六成民眾知道已通過《驗光人員法》,卻沒有定期驗光的習慣,且因購買隱形眼鏡的管道便利,有八成五的民眾在購買前並不會詢問鏡片弧度,但若鏡片弧度無法貼合眼球,可能會導致角膜受傷。為了傳達正確的隱形眼鏡驗配知識,台灣眼視光學學會與遠見雜誌共同舉辦「隱形眼鏡驗配5 撇步──眼睛健康eye 注意」發表會,公布「眼睛保健──隱形眼鏡認知行為大調查」的最新結果。
現場邀請了衛福部醫事司石崇良司長、立法委員劉建國、馬偕醫院眼科鄭惠川醫師、台北市驗光師公會、台北市驗光生公會、台北市眼鏡商業同業公會以及上百名驗光師參與,共同推廣「問、驗、推、戴、追」5 步驟,希望隱眼族們能戴得安全又舒適。
圖說:台灣眼視光學學會與遠見雜誌合作調查「國人眼睛保健隱形眼鏡認知行為大調查」,共同倡議國人眼睛保健正確觀念。
而會中舉辦的交流論壇,也由各界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解答大家的疑惑。衛教觀念則由馬偕醫院眼科鄭惠川醫師透過照片,說明淚膜和眼睛乾澀的關係。若想避免眼睛乾澀,除了注意空間裡的濕度、少待在空污嚴重的環境中,平日多攝取富含Omega-3 的食物,隱形眼鏡族也可選擇對淚液較友善的產品,並避免熬夜增加眼睛的負擔。會場更設置體驗區,讓與會者能親身感受驗配5 步驟的重要性。
驗配步驟:
先經由「詢問」了解消費者使用隱形眼鏡的習慣及眼睛狀況,熟悉消費者的配戴史後,再以「驗光」確認屈光度數、檢查角膜結膜與淚液評估等。待驗光報告出爐後,即可依照消費者的狀況「推薦」合適的產品,且須透過「試戴」觀察鏡片定位、配戴時是否會滑動,再視情況調整弧度,進行配戴後的視力確認。找到合適的鏡片後,每年也需要至少一次的定期「追蹤」與驗光,完成「問、驗、推、戴、追」後,才能避免購買不適當的產品,危害眼睛健康。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