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影評】改變世界的電影 瘋狂亞洲富豪 Crazy Rich Asians is going
《瘋狂亞洲富豪》簡介美國電影產業近年來多元族群議題高漲,而《瘋狂亞洲富豪》上映的正是時候。從導演、編劇到卡司,通通都由亞裔族群擔綱!電影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根據作者Kevin Kwan 自身成長經驗創作而成。故事描述女主角Rachel 是紐約大學年輕有為的經濟學教授,有天穩定交往的男友Nick,邀請她一同回家鄉新加坡參加婚禮,Rachel 才發現男友驚人的家世。
就像女主角在紐約大學的課程上所說的,《瘋狂亞洲富豪》是Playing to win,instead of trying not to lose(想著要成功而非只求不要失敗),勢不可擋得打破好萊塢種族歧視的大門,並開出亮眼的票房。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或是某個演員的成名作,而是一個文化的里程碑。 《瘋狂亞洲富豪》為二十五年來第一部全亞裔的好萊塢電影(上一部為1993 年的《喜福會》),經過了漫長的四分之一世紀,亞洲人終於等到一部屬於他們的故事。
在《瘋狂亞洲富豪》中,亞洲人不再是外國人刻板印象中的模樣:不流利的英文、書呆子或總是擔綱武打的角色。飾演女主角的吳恬敏表示:「在《瘋狂亞洲富豪》中,我們不再是配角,而是在屬於我們的故事中,寫下最精彩的一頁。」
《瘋狂亞洲富豪》帶給世界真實的亞洲
《瘋狂亞洲富豪》處處可見東方民族的共同回憶,從「公海」、「乳糖不適症」,到片頭響起的歌曲〈明日君再來〉、電影插曲〈償還〉和熟悉的閩南話「自己人」等等……。電影不僅視覺帶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在語言、歌曲的部分也充滿亞洲風格。尤其是Rachel 和Nick 的家人一起包水餃的橋段,應該觸及了許多觀眾的回憶。在台灣,全家人圍著圓桌一起閒聊、大笑、包著水餃是很常見的畫面,而它象徵的是東方社會重視家庭、宗族和文化傳承。另外,打麻將談判的部分也完美地詮釋了東方文化的精髓,麻將戲在華人戲劇裡,時常作為爾虞我詐、一決勝負的作用,但是在此雖然沿用其功能,不過將目的翻轉為Rachel 為了家庭成全,更反駁了Nick 的媽媽一再戲稱Rachel 為「只求自己快樂的美國人」。《瘋狂亞洲富豪》向觀眾真實呈現了東方文明,在電影中,亞洲不再是某個反派的藏匿處或是怪力亂神的根源,而是展現了真實的文化底蘊。
《瘋狂亞洲富豪》──好萊塢種族多元性的前哨戰
或許有許多人認為《瘋狂亞洲富豪》演繹的是亞洲的上流社會、老套的灰姑娘故事,比如說經典的飛機告白、不時穿插的笑點以及令人心疼的女主角,皆隱含著好萊塢童話故事的影子。想當然爾,博大精深的亞洲文化並無法濃縮在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裡。演員吳恬敏在訪問中曾提到,「或許《瘋狂亞洲富豪》無法道出每個亞裔的心聲,但我希望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屬於你的故事。」也因為《瘋狂亞洲富豪》採用了容易打動人心的愛情喜劇模式,成功地打下第一戰,我們才能燃起希望,讓大家知道前進好萊塢不僅僅是夢想,而是一個可能性。
今年奧斯卡影后法蘭絲麥杜雯(Frances McDormand)的得獎感言中提到「包容性附加條款(Inclusion Rider)」。這個名詞指的是一項附加在演員片約的條款,確保電影裡的角色和全體工作人員,忠實反映出真實世界裡的人口分配狀況,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多樣性。美國亞裔人又高達兩千多萬人,但在電影產業中,不論幕前還是幕後的亞洲臉孔卻少之又少,這也逐漸形成職業上的限制。
這個五光十色的影視重地,淪為一個無視個人天分和努力,種族篩選的桎梏。而《瘋狂亞洲富豪》不僅是對國外的亞裔族群,或是嚮往好萊塢的演員來說是個鼓舞,對全亞洲人和各地亞裔族群來說,更是一個令人期待的起點。在解構之下,《瘋狂亞洲富豪》雖然遵循傳統好萊塢愛情喜劇的故事脈絡,但其幕後與歷史意義皆超越故事本身。這或許是一部童話故事,但從今以後,它也將改變世界。
兩個人,討論電影,A 是理工宅,J 是藝術控。如果我們的影片和文章可以讓你會心一笑,開發新見解的話,那我們就達成目標了!
Facebook 搜尋 AJ 談電影
Youtube 搜尋 AJ 談電影
Instagram 搜尋 AJxCinesteampunk
11月《當代眼鏡雜誌》全文線上閱讀↓↓↓
. 歡迎加入《當代》LINE好友,業界訊息不漏接
返回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