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臨床的經驗來說,網路購物的客戶 /患者遵醫囑性會比較差,因為這些人會自行決定要什麼產品,並不特別留意這些產品是否適合。其中,特別是一些中學生族群,他們甚至會配戴同學的隱形眼鏡。因為透過網路購買隱形眼鏡,可能會增加不衛生使用鏡片的風險,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正確隱形眼鏡配戴的教育及訓練。若鏡片受到汙染,他們會失去即時處理併發症的時機,造成眼睛出現問題或是發炎了,自己也不知道。在非正式管道購買隱形眼鏡是不對的,那麼,專業的驗光所、眼鏡行又跟非正式管道提供隱形眼鏡的供應商又有什麼分別呢?專業驗光人員可以做些什麼呢?
建議驗光人員可以參考隱形眼鏡驗配五步驟驗配指南:
驗配五步驟驗配指南如下:
一 . 病歷採集
我們需要知道客戶的基本資料、配戴隱形眼鏡的日數和時間、配戴歷史、眼睛疾病紀錄及健康紀錄,驗光人員透過這些資訊可在隱形眼鏡配戴過程中提供客戶 / 病患最好的建議。
二 . 眼睛檢查
眼睛的屈光度檢查包括了遠、中、近視力,以及高低對比度視力。客戶的角膜弧度 / 形狀、眼睛外部檢查( 角膜、輪部、結膜、眼皮 ) 及淚液檢測 ( 質與量 ) 都應該在隱形眼鏡驗配時執行。
三 . 診斷和處理
驗光人員應該根據檢查結果給予客戶恰當的隱形眼鏡建議處理。
四 . 隱形眼鏡驗配
再次強調,隱形眼鏡的驗配過程中,鏡片的試戴是必需的。配戴的舒適度、驗配是否適合、配戴後的視力( 特別是散光和老花鏡 ) 及鏡片戴取、清潔方法都應該在隱形眼鏡驗配中施行。
五 . 隱形眼鏡諮詢和定期回診
大部分的驗光人員都會忽略回診追蹤這一點。專業隱形眼鏡驗配流程,不是賣完或配完,交易結束就完結了。定期回診是必需的!客戶配戴隱形眼鏡的過程中或許會有一些症狀、包括配戴舒適或視力問題,也可能眼睛因配戴隱形眼鏡不當而有健康問題,更或許是鏡片使用和護理清潔用品的使用方法上遇到問題,無法及時得到我們的回答。但是透過每次回診,驗光人員可以主動詢問並解決客戶有的問題,亦能增加溝通的機會、建立良好的互動、提高客人的忠誠度。
[個案分享一]
有一名 42 歲女性,發現左眼上眼皮浮腫和眼皮下垂,在醫院透過 MRI檢查時發現左眼有異物。患者表示,小時候有戴 RGP 的經驗,28 年前曾報告左眼鏡片不見;透過 MRI 圖片指出,當時鏡片移位到上眼皮,被包覆在眼皮內,因為沒有引起不舒服,直到 28年後引起其他症狀才被發現。
heps://edi5on.cnn.com/2018/08/15/health/contact-lens-eyelid-study/index.html
[個案分享二]
有一名 67 歲女性,回診做常規白内障檢查,在麻醉後,發現有一藍色異物從右眼上眼皮跑出來,此異物原來是 27 片隱形眼鏡。該女士過往 35年使用月抛鏡片,右眼視力比較差但並無不適,戴鏡期間偶爾在摘鏡片時找不到鏡片,以爲鏡片掉了。
heps://edi5on.cnn.com/2017/07/17/health/contact-lens-uk-trnd/index.html
[個案分享三]
有一名 11 歲女孩,告知她右眼上眼皮浮腫 2 周,家庭醫生開了抗生素作爲霰粒腫治療,但是點完藥之後沒有顯著改善,而後右眼開始流紅色眼淚後,轉介眼科醫生和放射科醫生做成像檢查。媽媽報告說 2 年前曾經遺失一片 OK 鏡片。
Kwok SK , Chan TC. A contac t lens causing blood-stained tears. BMJ Case Rep 2016; doi: 10.1136/bcr-2016-215025
為什麼之前視光師沒找到這些鏡片 ?
以上這些案例提醒我們,為什麼會有鏡片在眼睛裡這麼久沒被發現呢?視光師有做眼睛前面外部檢查及翻眼皮這個動作嗎?如果還是找不到鏡片,要更小心捲起眼皮檢查,在沒有確定所有部位都檢查過之前,都不要放棄任何檢查。
總結: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因為台灣現在已經有驗光人員證照了,所以展現出視光的專業比以往更重要。隱形眼鏡驗配是驗光人員的重要業務。現在受大環境影響,包括隱形眼鏡販賣的氾濫等,如果我們不多跨出一步,多做些檢查,多問幾個問題,多提供一些服務,驗光人員將有可能會失去這個業務的機會。身為專業驗光人員,我們務必藉由提高專業服務品質來建立專業形象。透過驗配五步驟,驗光人員可以藉由科學證據為基礎,提供適當的諮詢與建議。
最後,驗配五步驟驗配指南,這些你知道嗎?你做好了嗎?
給大家一個誠懇的建議:持續進修、與時並進、學以致用、翻開上眼皮、拍照解釋。展現您的專業!
筆者看法
市面上的隱形眼鏡玲瑯滿目,每項產品都有它的優缺點。驗光人員的職責就是透過驗配五步驟了解患者的需求,並推薦最適合的鏡片給患者 / 客戶。驗光人員應當透過繼續教育學習,了解目前市場上有哪些鏡片選擇、新的驗配注意事項及最新的臨床實驗結果。由商轉醫,驗光人員不應該單純考慮產品的利潤,應該要檢視並且相信有科學證實的根據或資料來建議最好的方案給患者 / 客戶,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配戴結果。
在台灣,驗光人員法通過已近第三年,不管是專業的眼鏡行 / 驗光所或方便的美妝店、便利商店,甚至是網路,購買隱形眼鏡的管道很多。因為配戴不適合的隱形眼鏡而造成眼睛健康受到傷害的民眾也不少。以守護患者 / 客戶眼睛健康為出發點,提供完整的隱形眼鏡專業驗配流程,做出服務差異化,展現專業,才是正確、長遠能建立忠誠客戶的不二法則。這是未來驗光人員要繼續努力的一部分。
陳佳琪 Connie Chen

陳佳琪老師於 2014 年於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系取得博士學位,目前任職於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專業領域為隱形眼鏡、角膜塑形鏡及近視控制研究。
現任:
•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助理教授
• 英國隱形眼鏡協會會士(FBCLA)(Fellow of The British Contact Lens Association)
• 香港角膜塑形鏡學會會員(Mem-ber of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Orthoker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