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影評】母親節特輯-讓人見證母愛 的四部電影

文/ AJ 談電影. Amelia.Julia

母親節要到了,不知道大家想好什麼活動來謝謝辛苦的媽媽呢?就讓我們介紹四部關於媽媽的電影。看完電影後,請不要吝嗇對媽媽的愛,大膽跟媽媽告白吧!
 
厭世媽咪日記
 
媽媽的苦誰能知
 
《厭世媽咪日記》是導演傑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和編劇蒂波洛寇蒂 (Diablo Cody) 的第三度合作。這三次合作的電影皆是用輕鬆喜劇風格去包裝嚴肅的生命議題,《鴻孕當頭》(Juno)的未成年懷孕送養問題、《半熟男女》(Young Adult)必須要接受長大這個事實的徬徨成年人,到《厭世媽咪日記》則是全職家庭主婦背後的心酸,每部片都探討不同時期女性所要面對的生活困境。
 
《厭世媽咪日記》描述瑪蘿(Marlo)是位疲於應付生活的家庭主婦,原本已經為兩個孩子忙得不可開交,但又意外懷上第三胎。隨著寶寶的出世,瑪蘿的生活更是陷入一片混亂。於是她聽從弟弟的建議,雇用一名夜間保母塔莉(Tully)。這位新保母的到來,不僅照顧了寶寶,也撫慰了瑪蘿的心靈。
 
電影前半部將媽媽的疲倦描繪得寫實無比,匆忙接送小孩上下學,無暇整理家務,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單調生活。而寶寶出生後,導演更是運用快速剪接將塔莉疲於應付嬰兒的一面展露無遺:餵不完的奶、哄不完的哭聲,以及永遠無法停歇的時間。不過當保母出現後,劇情總算輕鬆了起來,終於有人可以幫忙打點寶寶的夜間作息,讓瑪蘿有喘息空間。更重要的是,終於有人可以真正關心媽媽到底過的好不好!
 
劇情鋪陳的細節到後半段開始發酵,觀眾漸漸注意到瑪蘿和塔莉互動的不尋常之處,尤其是兩人車禍沖進水裡後出現的美人魚。導演表示美人魚是為人父母的重要象徵,一旦成為家長後,生活將會從平靜安逸的現實世界變成天天彩虹泡泡的奇幻王國,從玩具、卡通、衣服,通通都有美人魚的足跡,因此美人魚代表的不只是孩子的單純無邪,同時也象徵大人身上肩負的責任。
 
攻其不備
 
愛的盲點
 
《攻其不備》改編自美式足球員麥可奧赫 (Michael Oher)的真實人生故事,敘述生活富裕的圖伊(Tuohy)一家在寒冷的街頭發現了遊走街頭的麥可,媽媽莉莉安(珊卓布拉克 Sandra Bullock 飾演)毫不猶豫地邀請麥可回家過夜,進而發展出一段溫馨的情誼。電影的原文片名為 The Blind Side,除了是美式足球用語之外,也有「盲點」、「弱點」的意思。我們很清楚圖伊一家的幫助,確實改變了麥可的一生,但是這部電影要講的Blind Side 不只是麥可,還有莉莉安的人生。因為麥可的關係,莉莉安才有機會踏入城市的另一邊,看到長期被社會忽略的貧民區,才明白自己以前的觀點如此狹隘,充滿盲點。而看到麥可僅僅因為擁有一張床而開心,才明白知足有多麼簡單。但是圖伊一家人不可思議善良的精神,卻被有心人士質疑是為己謀利,也使得莉莉安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莉莉安在整個收養過程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她幫助麥可擁有正常的求學生活、美好的未來職業,卻從來沒有詢問麥可是否想要這些安排。因此這又是另外一個莉莉安視角下所忽略的「盲點」。不過這樣的插曲並沒有讓莉莉安和麥可誤會彼此,反而拉近他們的距離。這也重申電影主題之一,即使被外界聲音質疑,也要堅持去做對的事,因為善良不會被邪惡打倒,反而讓真心對待彼此的人更靠近。《攻其不備》展現莉莉安身為一位母親的韌性和堅毅,她無懼外見眼光,給予麥可一個家。同時也從照顧麥可的過程,認知自己的盲點。這樣相互扶持、相互學習的關係,正是媽媽與孩子之間,最珍貴的一環。
 
 
 
噤 界
 
無法靜音的愛
 
《噤界》的故事設定在不久以後的2020 年,地球被一群沒有視覺能力,只靠聽覺來獵捕生物的外星人佔領,使得地面上的物種幾乎都消失殆盡。而主角一家人因為能夠以手語交談,所以得以在亂世生存。於是一年過去了,要如何繼續安全地活在這個充滿恐懼的世界裡,是他們最大的課題。脫去「不能發出聲音」的有趣故事設定,《噤界》本質上依然在說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無盡的愛與犧牲!為人父母必定無時無刻擔心孩子的安危,怪獸可以視為現實社會的殘酷面,要如何保護孩子、教育孩子面對現實社會是天下父母的最大課題。因此在電影裡,爸爸李(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 飾演)才會努力修復助聽器,確保聽障女兒能夠聽見聲音避免危險。而媽媽艾芙琳(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 飾演)為了肚子裡的嬰兒,即使身體負傷,也要撐到安全的時刻才敢放聲生產。電影把宇宙真理「父愛母愛」擺在觀眾面前,看他們願意為家庭為孩子做出多少犧牲。如同媽媽艾芙琳所言:「如果我們不能保護他們,我們還算是父母嗎?」正是道出天下父母內心最深沉的責任與恐懼。此外,艾芙琳這位媽媽讓人敬佩的地方是,即使生活在高壓環境,她仍然希望孩子能有正常的童年生活。於是她教導兒子功課,特製大富翁遊戲,把家裡佈置得溫馨愜意,這些日常環境營造上投注的用心,都展現艾芙琳對於生活品質的堅持。但是為什麼艾芙琳要這麼做呢?因為保護孩子不只是教導他們如何躲過怪獸等生存技能,還必須給孩子「希望」,讓他們抱持未來會變好的期盼,才能夠保持信念活在這最黑暗的時刻。
 
《噤界》對於親情的探討,讓它不只是部恐怖電影,而是將親人無聲勝有聲的愛,放大得震耳欲聾。能夠恣意大喊大叫的我們,趕快喊出對媽媽的愛吧!
 
淑女鳥
 
愛就是關注
 
《淑女鳥》描述後九一一時期, 住在中西部加州沙加緬度(Sacramento)的17 歲叛逆少女克莉絲汀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與眾不同,因此為自己取了淑女鳥(Lady Bird)這個稱號,並強迫大
家這樣叫她。隨著高中生活來到尾聲,她和媽媽、好朋友、情人們的關係都掀起一場小風暴。葛莉塔潔薇希望這部作品可以是女生版的《四百擊》(The 400 Blows)或《年少時代》(Boyhood),將重點專注於捕捉女生成長的足跡,因此《淑女鳥》整體上沒有一個主要的戲劇目標要去完成,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各種片刻去組成故事。而且有別於以往的女生青春片,用懞懂初戀作為主角成長的主因,這部電影則是從專注在母女關係,因為一個人成長,就代表著另一方要放手。所以到最後會發現,《淑女鳥》不是一部少女情懷的青春電影,而是一封獻給媽媽和故鄉的情書。
 
《淑女鳥》的導演兼編劇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在金球獎表示:「《淑女鳥》是一個關於兩個世代女人的故事,一個個性強勢但又深愛女兒的媽媽,和她同樣固執又對未來充滿抱負的青春期女兒。看在時光的變化下,這兩個女人如何定義和宣示她們的未來。這個故事是關於那些塑造我們人格的情感關係,那些使我們與眾不同的夢想,以及那個我們永遠無法逃離的萬有引力──『家庭』。」
 
本片的核心主題其實是「愛就是給予關注。」克莉絲汀雖然表現得很討厭媽媽,但她和朋友的對話三不五時就會提起媽媽,如果有人給予母親負面評價,她也會很生氣地為媽媽反駁。克莉絲汀明白媽媽平常的擔心和吐槽都是為了自己好,但是她卻無法心平氣和地接受媽媽的關懷。而媽媽的一句:「我希望你能展現出你自己最棒的樣子。」也傳達天下母親對兒女期望的複雜心情,雖不強求孩子做大事,但求全力以赴,用力揮灑人生。
 
《淑女鳥》將母女相愛相殺的情感描繪得非常立體寫實,細膩抓住母女感情的各種枝微末節,把那些平凡到我們可能會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小事搬到螢幕上,重新提醒著我們媽媽無所不在的愛。看完電影後,請記得立刻打電話給媽媽喔!.
 
兩個人,討論電影,A 是理工宅,J 是藝術控。
如果我們的影片和文章可以讓你會心一笑,開發新見解
的話,那我們就達成目標了!
Facebook 搜尋 AJ 談電影
Youtube 搜尋 AJ 談電影
Instagram 搜尋 AJxCinesteampunk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