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透過光學解決困境

籃球員唐碩甫投出燦爛人生

                                                                                                                  受訪對象/ 台東高中邱聖豪教練 文・編輯/盧巧勳
 
 
許多人都會覺得,視力健康是運動員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好比籃球員,運球、轉身、投籃等一氣呵成的動作,若沒有良好的視力是很難做到精準的。但奔馳在籃球場上的唐碩甫,就用自己的毅力告訴我們,透過日以繼夜的努力與適當的配鏡,視力障礙將不是阻礙自己的原因。
 
近期的高中籃球比賽中,有一匹黑馬應聲而出,那就是頻頻打出優異成績的台東高中。但定睛一看,只見籃球場上有名球員戴著運動型眼鏡,不過傳接球、投籃的動作一點也不馬虎,他就是人稱小唐的唐碩甫。唐碩甫的伯樂邱聖豪教練說,小唐的家其實是在台北北投,但為何會選擇到台東念高中,其實是一段追求籃球夢的故事。邱聖豪教練回憶起第一次和唐碩甫碰面時的情景,坦言道:「其實當時小唐的成績要加入台東高中(以下簡稱東中)會有點吃力,但是他說他已經走遍了全台有籃球校隊的學校, 希望能在高中時一邊上課一邊打籃球。學校看小唐非常有熱忱,才讓他加入體育班。」因為國中時的重心幾乎都放在籃球的關係,其實唐碩甫當時的課業成績並不優異,高一時才開始試著平衡課業與籃球,就在他一步步想努力追上大家的腳步時,邱聖豪教練卻發現唐碩甫在球場上似乎無法跟上大家。
 
「當時只覺得小唐在球場上的表現不如預期,並沒有往視力障礙這方面去思考,因為那時候他也沒有告訴大家這件事。直到有幾次,我在球場上看到小唐時常漏接球,投籃時竟然連籃框都碰不到,才覺得不太對勁。」邱聖豪教練說:「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時,小唐才坦白告訴我,他想請假回台北去複診,因為他有立體視覺辨識障礙,我才知道他在過去常失誤的原因。」唐碩甫表示,因為立體視覺辨識障礙,不僅看出去的世界是平面的,沒有遠近,而且所有東西都會出現兩個一模一樣的物體,同學傳球給他,他必須去判斷哪一個球才是「真的」,投籃時也必須去猜測哪個才是真實的籃框,只要一弄錯,就會出現沒接到球或球直接丟到界外等狀況。
 
邱聖豪教練說:「其實一年級時曾有一次籃球聯賽,那時小唐的狀況並沒有很好,所以他是唯一沒有被選上的球員。不過他從此也更加緊練習,直到二年級時,因為體能、對抗性、球技觀念等知識大幅進步,才逐漸成為隊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因為立體視覺辨識障礙的關係,唐碩甫在訓練時經常用一隻眼練習,而後配了第一副眼鏡,試圖改善視力障礙。但當時的鏡片技術並不太好,盲區過大,而且因特殊鏡片的關係,能符合鏡片的鏡框很少,導致唐碩甫在打籃球時,眼鏡經常因汗水而滑落,無法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久而久之這副眼鏡就被他束之高閣,他彷彿又回到了原點。但這時的他,因為長期基礎訓練的成果奏效,加上之前眼鏡的輔助,他漸漸找到打籃球的訣竅,並在校隊中獲得一個能發揮所長的位置。但少了眼鏡的他,仍必須面對現實問題,設法排解。
 
 
此時,邱聖豪教練告訴他,他還是必須回台北找醫生一起解決視力問題,至少要尋找願意替他量身訂製眼鏡的廠商,才能讓他如虎添翼。邱聖豪教練笑著說:「其實當時小唐就知道醫生說因為狀況特殊的關係,幾乎沒有人願意製作他所需要的眼鏡,直到高三那年南區複賽快到了,我找他聊過後他才說出事實。」這時邱聖豪教練透過太太終於找到了願意替唐碩甫訂製眼鏡的艾德國際,也對該公司願意在短時間內製作眼鏡而表示感謝。艾德在幫唐碩甫驗配後,使用了ADHOC RX 個人化訂製鏡片,並表示:「他的左眼有8個稜鏡度,1 個稜鏡度的是讓100 個單位距離的影像,移動1 個單位,舉例來說就是讓100 公分遠的物體,看到的影像位移1 公分。以這次的案例是8 個稜鏡度來說,就是100 公分的物體移動8 公分,這樣他左右眼的視線就可以落在同一個物體上。最重要的目的是藉由矯正眼鏡讓他的視線能注視同一個物體,有正常的融像,減少複視並增加立體視,讓他可以有正常和清晰的視線。」
透過嚴格的自律訓練與專業眼鏡的幫助,唐碩甫不僅在球場上助攻得分,私下的他也沒有忘記學業的重要。球隊晚上週五放假,周間練兩天的球,兩天則用來集中自習。邱聖豪教練說,唐碩甫考完學測後,在畢業前仍自主加強英文與日文,沒有練習時也主動到自習室看書,不管在任何方面學習動機都非常強烈,也難怪他能從參賽名單外一路打到重要球員的位置。唐碩甫的追夢故事也鼓勵大家,跳脫思維,勇敢去做的重要。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