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純粹、精煉、禪意」-----台灣豪宅追求的意境 盡在谷口吉生的 「鈴木大拙紀念館」

文.圖/ 丁榮生

 

A1~A3 : 鈴木大拙紀念館,以禪意表現為主。

台灣晚近的住宅,宅無分南北、住不分東西,統統被稱為豪宅,然而豪宅的設計也有原型,多數建築師會參考日本建築,而許多樣式會沿襲建築師谷口吉 生的設計。本期筆者以在日本北陸金澤的「鈴木大拙紀念館」為例,一窺名師剛完成經年的神祕之作,並印證台灣到底有多少豪宅,在抄襲或引用這個作品的手法。

 

迫不及待地走完「鈴木大拙紀念館」全場筆者認為「台灣豪宅的手法,完全不出谷口吉生的範疇,空間完全的純粹、導引動線轉換如劇場的差異場景、抽象的幾何方體建構人文般的意境、細膩工法建置質感,最後營造出貴氣的建築」,讓筆者感嘆般的奢望這輩子有機會可以住在谷口吉生設計的房子中啊!

 

 

人與自然的對話

為何這座占地僅僅200多坪的展館,有這麼高的評價呢?其實是因為谷口吉生在處理鈴木大拙這位哲學家的紀念館時,於處處留白中表達出建築最難的極致─ ─禪意。

 

於金澤的哲學家紀念館中,除了鈴木大拙紀念館為新建置外,還有安藤忠雄建築師所設計的西田幾多郎紀念館,館內還有李登輝前總統提的「誠實」二字,意味西田的哲學觀是要人誠實面對自己。

 

該館的設計一樣涵蓋安藤先生最擅長的迴遊空間與人工式的內造自然情境、清水混凝土等元素。 然而,對比於十多年前就落成的西田館,鈴木館其實更擄獲人心,因為西田幾多郎與鈴木大拙皆為金澤出身的思想家,西田幾多郎以西方哲學為主體,發展出京都派的哲學;而鈴木大拙則是將東方的禪學帶到西方發揚光大。

 

所以,人與自然的對話在鈴木館處處可見,順便讓人感受到金澤的美,這其實也是住宅之美的最高極致。極簡主義與純粹性的谷口流有趣的不只是鈴木大拙為金澤人,建築設計師谷口吉生也是金澤出身,他和同為建築師的父親谷口吉郎,合夥為金澤市設計過圖書館。

 

谷口吉生的過往建築作品,包括豐田美術館、攝影家土拳門紀念館、長野信濃美術館東山魁夷館、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香川縣立東山魁夷瀨戶內海美術館,以及剛剛開幕的京都博物館知新館,都具有兩個特色;一是作品一 定在一個如鏡面的水池畔,不管這個水空間是人造或自然;二是空間帶有很強烈的正方形切割風格,且常用大片玻璃或是薄形的結構表現出。

 

而這兩種特色現象,使得谷口流,呈現出一種極簡主義的準確性與純粹性,在簡單中不失優雅與豐富。有人認為其設計展現了現代主義名師密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真諦,所以谷口吉生這輩子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獲得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 新館設計權,為紐約造就了一座極簡又豐富的美術館。

 

此外,谷口的建築另一特色就是玻璃體內藏一座清水混凝土盒子。如東京葛西臨海公園水族館,及葛西臨海公園眺望台,以及近年完成的加賀片山溫泉共同浴場等都有這類的建築特色。

 

A2

 

自由思索的禪意空間

 

A3

至於鈴木大拙紀念館,則添加了現代空間內一種只有日本人能深沉體會的禪意。這座幾乎挨著金澤21 世紀美術館的精巧建築,背靠著小丘,坐落在巷內社區,可說別有洞天。入口處用金屬格柵長條空間,搭著小廣場;必須先經過一道幽暗的長廊,隱喻遠離人世的喧囂,再轉換到一個壓縮而簡單素淨的過廊空間,然後才能到達鈴木大拙的文件展示區。

 

藉由空間場景轉換 的戲劇性,來感受哲學家的思維過程,猶如帶領參觀者進入一個抽象思維的過程,也像是閱讀一本哲學的書。展示區大概只有二十來坪,在此看完他的禪學人生,之後被導引入一個襯著小丘的開闊內庭,一泓靜靜的池水環繞著,猶如禪學中寧靜的內在心境。

 

藉著這些巧妙的空間布局,谷口讓參觀者能在自然與人工交叉的環境中,領略禪學幽遠的深意。因為水庭讓參觀者的內心沉靜下來,喚醒長久被紅塵蒙蔽的心靈,在鈴木大拙的哲學深意中,重新在安靜中甦醒,重新得力。

 

水庭中配置著一個方體,稱為「思索空間」,如同安藤忠雄在西田幾多郎哲學紀 念館的「思索之道」,但動靜不一。谷口讓人在靜態中,面對著自然,沉思人生的意境;但安藤,顯然受西田幾多郎在京都哲學之道步行思考的影響,他在西田館的設計是動態思考。所以雖然出身都在金澤,但一為西方思維,一為東方禪學,不同的思想家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建築師也捕捉到不同層次,展現這兩座位在金澤的哲學館差異的空間概念。

 

過了思索空間的重要場景,谷口在紀念館的外圍,設有通往茶室的林蔭小徑,並且特別在水庭的牆上,安排了數個缺口,讓不進入館內參觀的人也可一窺水庭,好像哲學也能在外瀏覽,當然能一窺堂奧,那是最好的結局,但哲學豈是人人可入,凡人也就窺探禪學,就能滿足了呢!

 

回過頭來,探索鈴木大拙,一生奉獻於佛教研究,並留學美國,熱衷將日本佛學譯作,並以D.T.Suzuki 之名享譽國際,此棟在他出生地旁所建的紀念館,就以此為靈感。

 

谷口運用迴廊連接「玄關棟」、「展示棟」、「思索空間棟」,也構成了「玄關之庭」、「水鏡之庭」、「露地之庭」。所以來到這裡,谷口的設計不是要參觀者特別看到什麼,而是借一個純粹的空間, 讓參觀者和鈴木大拙這位哲學家相遇,也體會鈴木哲學的精神重點─ ─自由思索的禪意空間。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