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疫情籠罩的陰霾,第二屆台灣驗光師年會即將於12 月13 日盛大舉辦。這次大會由台灣眼視光學學會(下文簡稱台眼會)及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下文簡稱驗光師全聯會)合辦,特別挑選可以容納上千人的台北TICC 展館,以2020 成果展的概念將專業講座和全新技術呈現給驗光人員。本期《當代眼鏡雜誌》特別專訪兩會的核心人物--台眼會理事長賴裕源教授及驗光師全聯會執行長黃群宸--暢談舉辦本次大會的訴求和期許。
在訪談開始,台眼會賴理事長表示:「這次與驗光師全聯會的合作機會別具意義;期盼能透過兩會的力量來提升驗光人員的專業性,並促使產業蓬勃興盛。」正如賴理事長所說,這次驗光師年會的一大亮點,正是學術課程與結合最新科技概念的產品推廣。
產業兼容學術的一級目標
「今年度由於疫情影響,許多原定要舉辦的驗光人員繼續教育課程都受到衝擊。因此特別利用歲末的機會,邀請業內具代表性的講師和廠商,將大家關注的課程議題和最新知識帶給大家!」當小編問起本次辦展的訴求,黃執行長如是說。與每年在花博舉辦的台北進口眼鏡展不同,驗光師年會是一場為專業驗光人員量身打造的盛會。舉例來說,以參展商名單來看,一般框架廠商參展的比例特別少,反而特別邀請3D 列印、客製化鏡框等和驗光師有更多專業互動的品牌來展出。未來要是驗光人員遇到高度近視或是特殊度數規格的患者,便有機會提供更完善的視力輔助方案。
課程形式上,本次大會精心規劃成「主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主修」著重在優化通盤知識,將身為驗光人員皆應涉獵的內容帶給大家。像是台眼會賴理事長特別提到:「鞏膜隱形眼鏡鏡片是國外近期的熱門議題,但台灣目前相關討論還不多。這次特別邀請董曉青醫師來向驗光人員介紹。」而「選修課程」則著重個別發展,驗光師可依據自己想深入專攻的領域來鑽研。「其實每位驗光師感興趣的課程都不盡相同,有些人特別喜歡聽光學配鏡的課程,有些則偏好隱形眼鏡,甚至是設計概念或驗配流程。這樣的分工是很好的,也期盼未來驗光人員能朝專科化發展邁進。」黃群宸執行長說道。
另外,這次年會也將有視光產業徵才活動,期盼有更多年輕的生力軍加入視光產業這個大家庭。相信大家經歷一天的課程都能收穫滿滿。
驗光人員「繼續教育」的使命
藉由這次機會,台眼會賴理事長也深切談到驗光人員「再教育」的重要性。賴理事長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希望讓產業同仁保持更大的開放性,在學術交流上更加頻繁,在病患照護上更加精進。我們傾向於將驗光人員當作視力保健的『第一線人員』來看待,畢竟他們的專業不該侷限在配鏡,若能對視覺障礙、視野問題等醫療知識有更專業了解,未來就能恰當的發現問題、轉介病患,扮演好『守門員』的角色。」而台眼會方面也不斷積極地帶入國外專業課程--其中包含病理學、解剖學與雙眼視覺--希望在台灣視光學系院校的高密度之下,未來能做到更專精的境界。
本次年會中,也將闢一空間呈現「2020視界巔峰研討會暨壁報論文競賽」的成果發表,其中有許多視光系的師生參與,是值得驗光人員給予讚賞和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