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光講座】疫情下視光產業的挑戰與轉機

2021嬌生亞太專業領袖高峰會

 

相關連結>>【鄭惠川醫師開講】關注疫情下的用眼問題:數位眼疲勞

相關連結>>【鄭惠川醫師開講】如何有效對抗數位眼疲勞?從保持淚膜穩定做起

關注視光產業脈動的嬌生公司,於6月23日舉辦線上講座「2021嬌生亞太專業領袖高峰會」,特別邀請台灣產業領袖參與對談,並由台北馬偕醫院的鄭惠川醫師發表專業課題「創造疫情中專業價值:從數位眼疲勞到驗配的旅程」。與產業各界一同切磋琢磨,探索台灣視光產業在大環境變動下的挑戰與轉機。

 

從亞太到台灣:視光產業因應之道

講座中嬌生公司特別邀請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執行長黃群宸、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正格、小林眼鏡公司總經理張騰達與嬌生視力業務總監宋家寬齊聚一堂,共同爬梳台灣視光產業的因應之道。總結建議如下:

 

驗光人員:精進專業,積極落實防疫

黃群宸執行長表示驗光所是醫事機構,更應當抱持高規格態度,配合國家政策落實防疫措施,並建議執業驗光人員除了應積極接種疫苗外,亦應仰賴此期間善加運用資源,精進專業知識。

 

疫情必然改變市場上的消費模式,驗光人員或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深入思考驗光機構該如何調整型態,舉凡許多驗光所實施預約制度,如此更能夠在不受干擾的環境給予民眾檢查,並且充分詳盡的說明,進而提供屈光矯正上的建議,如應選用甚麼樣的矯正工具、增添哪些附加功能的醫療器材等等,這些都是能夠逐漸彰顯視光產業價值的一個轉變。

 

營運機構:工時調整,店家形象建立

疫情時代對台灣的視光產業營運機構影響又是如何呢?張騰達總經理從五個不同面向來探討可能方向:

 

醫事人員定位逐漸被社會認知:隨著疫情的發展,逐漸肯定驗光人員的醫事人員定位。

工時的改變在疫情下提早成熟:這次疫情的推動,相關產業工時調整或許有機會在疫情推動下提早實踐。

百貨公司人潮中短期不易恢復:疫情下大型商場人流急速減少,消費者會傾向對有信賴感的眼鏡店尋求相關協助。

預約制會成為未來的營業趨勢:預約制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模式,不但能夠為顧客提供專屬的服務,也同時能夠確保營業額。

隱形眼鏡配鏡將逐漸受到規範:透過制度的建立可以讓隱形眼鏡的販售受到完善的制度規範,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同。

 

消費保障:法規制定,守護用眼健康

視光產業要如何給消費者更好的支持與照顧?許正格理事長表示,多年來驗光人員公會積極推動隱形眼鏡的銷售規範,也對線上驗配框架眼鏡的發展走向十分關注。理事長語重心長地說:隨著隱形眼鏡使用者越來越多,訂定相關規範就變得越來越迫切。希望藉由法規的制定,讓專業受到重視,消費者配戴隱形眼鏡的安全得到保障。

 

廠商角度:洞察市場,品牌信賴深耕

宋家寬總監認為,現在正是應該與消費者培養出「有品質的互動」的關鍵時刻。需要思考如何在符合法規的狀況下,滿足消費者驗配實體與隱形眼鏡的需求,提供良好的驗配服務與運送等等的後續配套,甚至在購買後持續對消費者發送相關的衛教與產品知識,培養產生深度連結,持續互動。

 

宋家寬進一步解釋,如今生活型態的改變,讓消費者的心態逐漸開放,能夠接受與以往不同的行銷方式,而如何以面對面或是電話互動產品說明的過程中,營造消費者對產品的信賴與了解就成為了重要的功課。

 

 

在會議結束後,主持人也呼籲「做任何事情,從產業出發、從專業出發、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就不會錯。」也讓我們相信,台灣視光產業未來在各方從業人士的團結之下,定能度過疫情寒冬,迎向後疫春景。

 

2021373 202108

 

 

相關連結>>【鄭惠川醫師開講】關注疫情下的用眼問題:數位眼疲勞

相關連結>>【鄭惠川醫師開講】如何有效對抗數位眼疲勞?從保持淚膜穩定做起

 

 

 

關於【2021嬌生亞太專業領袖高峰會】

這是一場由嬌生公司於6/23舉辦的線上專業領袖對談。內容包含嬌生對疫情下亞太市場的觀察,解鎖專業隱形眼鏡的市場機會點,也特別邀請台灣產業領袖參與對談。並由台北馬偕的鄭惠川醫師發表專業課題「創造疫情中專業價值:從數位眼疲勞到驗配的旅程」,相關內容重點將持續於《當代》粉絲頁和八月雜誌露出。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