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國際視光新知與創新科技研討會•重磅登場

【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由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視光科主辦、廖思婷OD擔任內容策畫的「國際視光新知與創新科技研討會」,將於2021年11月14日和21日,分別在兩個星期日上午,以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辦。

 

Helen 廖思婷老師的國際會議,你報名了嗎?

 

廖思婷OD自美國完成Doctor of Optometry 學位後,曾在加拿大執業,並於回台後加入國際隱形眼鏡公司推廣隱形眼鏡教育。她運用長年深耕台灣視光領域的經驗,積極參與國際相關視光活動。多年下來,廖思婷老師已經為台灣視光界帶來一場又一場和國際接軌的專業會議。
 

2021年即將舉辦的「國際新知與創新科技」研討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廖老師精心安排下,特別邀請來自美國哈佛、休士頓、太平洋、柏克萊等多所頂尖學府的教授專家,以及澳洲華伯恩視覺研究中心的近視研究企劃負責人、台灣資深眼科醫師等,來分享他們在視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樣的「六星級國際師資」,在其他同領域的議程中是極為少見的。

 

廖思婷OD期待地說:「希望本研討會的豐富內容能帶給產業新的想法,強化自我專業,提升服務品質,成為由商轉醫的專業贏家!」本場研討會將於10月1日起,在台北市驗光生公會臉書粉絲頁開放報名,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兩場會議課程和師資介紹如下: 

11月14日的會議中,第一堂課程是來自哈佛大學的鄭宏銘教授開講,他「從散瞳說起」,將詳細分享檢查視網膜的方式、散瞳的目的、方法與風險,幫助驗光人員對散瞳檢查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堂課程是洪立方教授帶來「近視防控鏡片的動物實驗」的研究分享,動物實驗在了解近視眼的產生,以及對近視眼的防控及其併發症的治療上,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本講座將報告以光學方法,對於近視防控的動物實驗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以了解現今近視防控眼鏡片及隱形眼鏡的發展由來,並討論其未來的發展。
 

第三堂課是現職於厄羅岡州大平洋大學視光學院的楊順南教授,分享「用眼過度的視疲勞成因和診治」,本次講課是針對視疲勞致病的生理,功能,行為,和環境 工學的因素來闡述其成因和診斷方法,並提供臨床及行為治療的方案。
 

11月21日的會議中,第一堂課是由澳洲華伯恩視覺研究中心近視研究企劃負責人翁延舜博士,分享「視光進展與科技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影響」。內容將探討目前可用於近視、乾眼症和其他常見眼睛問題的最新處理新知;數據分析和 人工智能在遠程醫療在促進患者護理方面的應用。
 

第二堂課程由廖思婷OD開講,她將分享與所有驗光人員切身相關的課題「3C時代: 運用隱形眼鏡讓視光專業被看見」,廖老師將說明在疫情時期,如何運用隱形眼鏡,執行問診,檢查及衛教,做出服務差異化,成為立法後的 贏家!
 

壓軸登場的是馬偕醫院鄭惠川醫師,和曾任職於美國柏克萊大學視光學院的臨床助理教授楊芳棻OD,共同向產業夥伴分享的圓錐角膜相關議題。鄭惠川醫師將介紹圓錐角膜的醫學相關知識,讓驗光人員對圓錐角膜有基本的 概念,再進入光學處治的討論。楊芳棻OD則特別依據台灣驗光人員的工作需求,分享在疾病初期時驗光配鏡上的注 意事項,尤其是高度散光的驗光臨床妙招。


兩週的課程精彩可期,歡迎大家鎖定報名! 

 

感謝研討會贊助廠商

白金 : Johnson&Johnson Vision、Alcon

黃金 : 亨泰光學

銀 : Cooper Vision、博士倫、蔡司光學、豪雅光學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