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與差異化服務是為經營之道

 

 

文‧編輯部

  網路消費的普及,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對於眼鏡行業或多或少也有些影響。很多眼鏡企業的經營者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突破瓶頸;有的投入大筆金額力求先在網路上站穩腳步;有的模仿學習其他產業,卻沒有真正結合產業內在以及外在的情況,以至無法獲得真正的效益。那麼到底眼鏡業現今該有的經營方針與現狀如何呢?

 

  文獻記載西元十三世紀第一副眼鏡出現,迄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從一開始眼鏡被視為是矯正視力的工具,到現在發展為時尚必備裝飾品,眼鏡業已進入另一個起點。而眼鏡門市從過往傳統店面到快時尚再到精品眼鏡店、視光中心,甚至網站行銷,很多經營者都在疑惑該不該轉型,好還是不好,以及不轉型是不是就無法生存了?其實不管是不是將眼鏡視為時尚配件,眼鏡業如果還定義自己為「半醫半商」的產業,那麼就必須展現出自身的專業價值,再進行銷售行為。所以對於傳統眼鏡門市要不要轉型為精品門市或是視光中心,最根本還是出在門市的經營理念上。

 

差異化服務為基本核心

  但不管是傳統門市、精品眼鏡店或是視光中心,其實都脫離不了專業、服務、銷售這三大板塊,只是三種類型門市在這三大板塊上的重點不同,傳統門市的重點是銷售、專業、服務;精品眼鏡店為服務、專業、銷售、而視光中心則是專業、服務、銷售。

  針對此三大板塊,傳統門市或許可以在服務上進行改進,以差異化服務取勝;從顧客進門招呼、茶水咖啡的供應、獨特的服務體驗等等,都是可以現狀可以改變的方向。至於專業度上或許無法擁有像視光中心一樣「客製化」專業的概念,但卻可以在原本的驗光上進行創新,加入驗光前的差異化服務。使得顧客從進門開始到消費完成,都能感受不一樣的服務與享受,從而獲得顧客的信任感與認同度。

  事實上,現今所有產業都面臨「升級」的現狀,而眼鏡的消費升級是一個由量變轉換為質變的過程。因此要達到消費升級的質變,應該是產品升級、體驗升級與模式升級的量化積累,通過不斷提高消費產品的附加價值,創新改變消費體驗環節,從而帶動整個消費模式的升級,進而增加消費感動點,真正落實售後服務。

 

加強提升專業化,保障執業尊嚴

  過往,眼鏡產業因為沒有執業進入門檻與證照制度規範,同時因媒體的誤導,導致外界誤以為眼鏡業就是一個暴利產業,完全忽視眼鏡的驗配過程也是需要多年專業教育養成的,行業的專業價值被降至最低。因此甫於今年初通過的「驗光人員法」,相信未來將會對眼鏡產業的專業帶來保障並提升執業尊嚴,當然也有可能對傳統的眼鏡零售業帶來一些改變,眼睛零售必須正視「證照」將是產業未來的專業認證,因此不管是再進修或是重新學習,都必須不斷提升加強自身的專業度,這是必然的選擇。

 

數位化為陪襯,多元化進行

  當然,不管經營者承不承認,網路購物的興起對眼鏡零售店還是造成一些影響。由於網路鋪貨的多元與迅速,甚或商品地域性造成的價格不平等,導致一些習慣於網路消費的消費者慢慢選擇在網路上購買立即可戴的太陽眼鏡。

  因此眼鏡門市或可將數位化視為經營陪襯,幫商品鋪陳展示尋找另一管道,只於網路上進行唯美的商品展示,進而導引客人走進門市消費,多元化管道進行門市的行銷經營。

 

不可逆之時代趨勢

  時代在改變,眼鏡產業或多或少也必須有些改變,才能因應時代變革。而如果產業在變革但是經營者思維沒有改變,那就只是外殼改變但是核心沒有變。如果不跟著時代改變思維,無法走向專業化、差異化服務以及消費升級,那麼未來擊垮眼鏡門市的或許並不是隔壁競爭的同業門市,而是來自另一個產業的創新者。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