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賓博士 1,2,3
陳亞憶1,2,3
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 會士 (FIACLE)1
台灣隱形眼鏡學會 會員 2
台灣註冊驗光師 3
現代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現代人的生活深受電子產品影響,近兩年更因為 COVID-19疫情的影響,許多人改成居家辦公或上課,所以更加頻繁地使用3C電子產品,同時也因為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不少人開始出現眼睛疲勞、自覺眼壓高、眼睛脹痛等問題,也因此市面上許多能保護眼睛且減少傷害的產品又重新被大家注意,其中以抗藍光鏡片更加備受矚目。
在本期的內容中,我們將為您整理Sánchez-González等人在2021年12月發表在“Eye&ContactLens”期刊中,有關於電子產品使用者配戴抗藍光隱形眼鏡對於淚液及對比敏感度影響的研究,並節錄文獻研究重點與讀者們分享。相信此研究的結果能為抗藍光的學術研究帶來相當大的幫助。
Effect of Blue Light Filterson Tear and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Individuals Using Electronic Devices 【1】
-Sánchez-Gonzálezetal.
目前人們的生活方式深受電子產品使用與依賴的影響,舉凡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及電視等電子設備螢幕都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視覺感知。我們知道落在 380~780 nm 可見光光譜的藍光(380-495 nm)會增加氧化損傷,因此藍光除了會引起角膜上皮發炎也會造成角膜細胞數量減少及乾眼症或缺乏維生素A的眼睛損害,然而並非所有文獻都支持眼睛表面的損傷是電腦發出的藍光所造成。另外,氧化壓力也會導致水晶體變黃及出現白內障。而波長範圍 380~450 nm的藍紫光所產生的氧化過程與自由基會改變視網膜的形態功能,並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感光細胞死亡。另一方面,青綠光(450~495 nm)在影響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尤其是黑視素(一種在 470~480 nm 具有最大光吸收峰值的光敏感色素)時,會影響晝夜節律調節、瞳孔反應及其他重要生物功能。
視力在高對比度條件下可用來量化視物能力,因此是視覺檢查項目中最重要的數據。然而某些因視網膜損傷所導致的視覺缺損可能會被忽視,但這在測量對比敏感度或相鄰區域照明差異辨識能力時變得很明顯,故可用來測量視覺品質。
抗藍光的主要特點在於降低短波長藍光輻射的光穿透率。然而要在減少這種輻射有害影響及不干擾藍光調控基本功能之間找到平衡點仍具有挑戰性。研究抗藍光對視覺表現的影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任何會影響到視網膜的光線變化都會造成感知的變化。儘管大多數關於抗藍光的研究對象是使用人工水晶體的白內障手術患者,但研究結果可推論隱形眼鏡具有相似的抗藍光效 果。其中許多研究針對對比敏感度和色覺進行研究分析,但並未發現傳統人工水晶體與抗藍光人工水晶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然而有研究發現與傳統人工水晶體相比,抗藍光人工水晶體的對比敏感度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昏暗條件下;亦有研究表明使用抗藍光可提高對比敏感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抗藍光隱形眼鏡與非抗藍光隱形眼鏡相比,在對比敏感度及淚液分泌量與品質上任何改變的影響。
本試驗為前瞻性縱向先導研究,共納入 20 名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學生(平均年齡 22.27±2.05歲),並獲得塞維亞大學倫理委員會的核准,於 2019 年 2 月至2019年 4月在塞維亞大學藥學院(光學暨視光系)執行。本試驗遵循根據赫爾辛基宣言原則,並以口頭和書面告知受試者以取得知情同意書。試驗納入標準為18至40歲且裸眼視力須至少為20/20,並排除眼睛表面變化而可能影響淚液者、患有全身性疾病者或接受任何可能影響淚液產生的藥物治療者。
在試驗過程中每位受試者須進行三次門診,且每次門診須測量單眼視力、對比敏感度、酚紅淚液測試和淚液破裂時間(TBUT)。在進行第一次門診前三小時內,受試者被規定須在戶外活動且不配戴隱形眼鏡及不得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並填寫眼睛乾澀評估標準問卷以評估受試者出現的症狀;在進行第二次門診前三小時內,受試者被規定在藥學院的自習室持續使用電子產品且不配戴隱形眼鏡;在進行第三次門診前三小時內,受試者被規定須配戴研究用隱形眼鏡且在藥學院的自習室持續使用電子產品(右眼配戴非抗藍光隱形眼鏡,左眼配戴抗藍光隱形眼鏡)。檢查順序優先進行單眼視力及對比敏感度檢查,再摘下雙眼隱形眼鏡測量酚紅淚液測試與淚液破裂時間(TBUT)。
本試驗分組共 4 組,組別 1 為不配戴隱形眼鏡且不使用VDT 註 1 產品;組別 2為不配戴隱形眼鏡並使用 VDT產品;組別 3為配戴抗藍光隱形眼鏡並使用 VDT 產品;組別 4 為配戴非抗藍光隱形眼鏡並使用 VDT 產品。試驗用隱形眼鏡是使用 Mark’Ennovy Laboratory 隱形眼鏡製造商提供的兩款月拋矽水膠隱形眼鏡,受試者右眼配戴 Saphir Rx(為非抗藍光隱形眼鏡,可阻隔 I 類紫外線),左眼則配戴 Blue:gen(為抗藍光隱形眼鏡,可阻隔 I類紫外線及 14%有害藍光),鏡片詳細參數如表 1 所示。
【表 1】研究用隱形眼鏡參數
註 1:VDT是VisualDisplayTerminals的簡稱,泛指電腦、手機及電玩等顯示器。
對比敏感度測試所使用設備為 CSV-1000E(如圖1),測試距離為2.50 公尺,測量環境為1.5 cd/m2。測試視標由四個空間頻率組成:3、6、12、18c/deg,每種空間頻率皆具有 8種對比度視標,並有 85lx/m2的照明系統。受試者須在兩行視標(一種視標為黑白條紋,另一種視標為純灰色)間進行選擇以評估在四種空間頻率中可感知的最大對比度,數據結果將紀錄在製造商所提供的數據記錄表中,並藉由儀器公司官網 (http://www.vectorvision.com/csv1000-norms/)上列出的對數對比敏感度 (LogCS)轉換表將數值進行轉換分析。
圖 1.CSV-1000E(VectorVision,Inc.,OH)視標示意圖【2】
1. 對比敏感度
表2為各組在不同空間頻率下的對數對比敏感度(LogCS)結果,從結果可知四組之間的 LogCS 具有顯著差異,且組別 3(VDT+抗藍光隱形眼鏡)在所有空間頻率中表現出最高的 LogSC平均值。在 3、6、12c/deg的空間頻率下,組別 3 的 LogCS 優於組別 1 及組別 2,並具有顯著差異(P≤ 0.05);在 6、12、18 c/deg 的空間頻率下,組別 3 的 LogCS 表現也比組別 4 好,並具有顯著差異 (P<0.05)。
2. 淚液穩定度
圖 2為各組淚液破裂時間(TBUT)的平均值。從結果得知,組別2(5.21±2.87秒) 的 TBUT低於組別 1(7.10±2.48 秒)且具有顯著差異(P<0.05)。組別 3 與組別 1之間的 TBUT並無顯著差異(P>0.05)。而組別 3(8.47±2.63秒)的平均值高於組別 2 及組別 4(6.42±1.54 秒)(P 值均>0.05)。
圖 2.為平均淚液破裂時間統計圖
3. 淚液分泌量
圖 3為各組淚液分泌量的平均值(信賴區間為 95%)。組別 3 的平均(23.06±1.56mm)低於組別 1(26.92±5.92mm)且近似組別 2(25.59±5.77mm)、
4(25.00±6.42mm),但是組間的差異並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圖 3.為平均淚液分泌量統計圖
過去已有研究探討使用隱形眼鏡與淚液穩定度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持續使用數位產品的上班族,但並非使用抗藍光隱形眼鏡【3-6】;而亦有文獻【7】證實使用抗藍光隱形眼鏡可減少眼表及視網膜上的短波長光,進而改善視覺感知及減少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選擇比較兩款同材質的矽水膠隱形眼鏡,一款是含有抗紫外線及抗藍光功能的鏡片(可保護眼睛免受超過 99%UVB、93% UVA及 14%有害藍紫光的傷害),另一款則為僅含有抗紫外線功能的鏡片。
在一些研究中已得知 VDT使用者在不配戴隱形眼鏡情況下會改變淚液穩定度及分泌量,且使用 VDT設備會改變眨眼動作,使角膜受到影響並且蒸發更多的淚水【8-15】。根據本研究結果得知,在沒有配戴隱形眼鏡的情況下,VDT 有改變淚液和眼睛表面的趨勢,進而建立電子產品使用者在使用隱形眼鏡與淚液穩定度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而在本研究中,每位受試者被安排三次不同門診。在第一次門診時,受試者被規定在門診前 3 小時不使用任何數位產品(組別 1,TBUT =7.10±2.48秒,淚液分泌量=26.92±5.92毫米)。在第二次門診中,受試者必須在門診前 3小時連續使用 VDT(組別 2,TBUT=5.21±2.87秒,淚液分泌=25.59±5.77毫米)。在第三次門診中,比較受試者在配戴抗藍光(組別3)及非抗藍光隱形眼鏡(組別 4)情況下,使用VDT產品的淚液狀況。研究結果的趨勢表明,與非抗藍光隱形眼鏡(6.42±1.54秒)相比,抗藍光隱形眼鏡提高了淚液穩定度(8.47±2.63秒)。
另外,本研究旨在評估受試者的對比敏感度及眩光是否可因抗藍光隱形眼鏡而得到改善,研究中所使用的抗藍光鏡片含有可阻隔 400至 500 nm波長的藍光阻斷劑(吸收 450-500nm的藍色可見光)和紫光阻斷劑(吸收約 410-440 nm 的紫色可見光,但藍光會穿透),而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在昏暗環境下配戴抗藍光隱形眼鏡後,鏡片可抵消部分會產生眩光的藍紫光輻射,並從光接受器提供有利編碼視覺訊號的有利環境,對比敏感度分析結果如表 2 所示。
在本研究中有幾項試驗局限性,包含試驗樣本數偏少及未考量其他驗光環境設置條件,如環境濕度、溫度和通風狀況等已被證實可能會增加眼睛刺激及影響淚液穩定度。另外因受試者未被規定使用相同電子設備,不同類型的電子螢幕及顏色設定發散出不同的藍光量及發散光類型對於使用距離有不同的刺 激,因此這可能也會影響到研究結果。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確定了淚液穩定度、對比敏感度的提升與使用抗藍光隱形眼鏡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儘管在研究中沒有顯示出統計學意義,但此研究發現可被視為未來研究的起點。
結語
在本期的內容中,我們與您分享了抗藍光隱形眼鏡的最新研究結果,希望藉由本期分享的資訊能讓各位讀者對於國際上隱形眼鏡的發展趨勢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