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報導】健全台灣視光教育的一塊拼圖 - 許正格理事長 談馬偕醫學院增設視光系

位於新北市三芝的馬偕醫學院,近期獲教育部核准通過增設視光學系,將於112 學年度正式招生。這個消息一出,深受產業人士關注。在教育體系受到少子化衝擊的時代,增設視光系不免引發擔憂。本期《當代眼鏡雜誌》特別專訪馬偕醫學院設置視光系的幕後推手⸺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許正格理事長, 暢談背後的歷程。

 

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許正格理事長

 

在北台灣增設高教體系視光系

為健全視光教育努力

依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9 年台灣國小學童近視率為44.35%,其中國中學生近視率為73.59%,相當於10 個國三生中,就有8 個近視。談到台灣的高近視率,許正格理事長憂心地說:「這不僅影響個人健康,更造成社會醫療負擔。提升視光領域專家的培育和專業發展,是台灣社會必須重新審思的議題。大約在兩年多前,我就關注到北台灣缺乏高教體系內的視光系,這將對台灣視光人才的培育造成一些長遠的影響。」高中畢業生在選填大學科系時,難免會增加地緣的考慮,由於現有三所高等教育內的視光系皆位於中台灣,或多或少降低了雙北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就讀的可能性。

許正格理事長提到,曾與衛福部長陳時中談到這項需求,部長給予正向的回應,強調一切都以「利他」的角度出發。然而新設科系必須由校方與教育部多項配合,經過多方徵詢,各種機緣的加持下,由馬偕醫學院表達意願,於去年底開始醞釀科系增設,並由中華民國驗光生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團體共同署名推出一份〈健全台灣視光教育建議〉,說明教育現況與需求。教育部高教司在了解產業需求後,經過評核、考訂,認為有設系的必要性和價值性,終至核准。這結果對視光產業而言,是一劑強心針。許理事長高興地說:「設置馬偕醫學院視光系之後,相信能拉抬整體視光系的入學分數和學生素質,是產業的福音。」

 

 

增設高教學位可擴充就業管道

不該因「總量管制」限制高教發展

在社會結構少子化的趨勢下,新設視光科系難免造成疑慮,會不會排擠到就業市場?「總量管制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限制高教體系!」許正格理事長堅定回應:「我在大葉大學就讀研究所時,去花蓮慈濟醫院實習,看到教授以白老鼠眼睛,進行幹細胞在視神經上的修復,並帶領各國研究生一起作實驗,讓我們獲益匪淺,並留下永難磨滅的深刻印象。有的學生畢業後不想去眼鏡行、眼科上班,想走學術路線,我們就該給他們這樣的管道。」

「這並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但如果不去做,台灣視光界只會原地踏步。」許正格理事長肯定地說,「總要有人去推動,跟政府部門溝通現況與需求,幫學生架起這樣的平台,四通八達的道路都能發展,才能為產業的未來創造更多元的可能性。」

 

教育宛如框住木桶的鐵箍

搭起視光人才多元發展的平台

訪談尾聲,許正格理事長有感而發的說,每當他與藥師公會友人餐敘,聽他們談起創會近90 年的輝煌歷史,就會格外感受到身居理事長之位任重道遠。許正格理事長說:「相較之下,我們驗光人員公會要走的路還很遠。現在做的決策,也許無法立即看到收穫,卻是在幫後代做事。優秀人才就像一片片打磨好的木板, 而『教育』就像框住木桶的鐵箍,鐵箍乍看不起眼,但少了它木桶就不成形了。期望這番苦心推動,能夠對產業的未來有所貢獻。」

這次成功爭取高教體系視光學系的增設,除了感謝衛福部、教育部、及馬偕醫學院的支持外,台北市驗光師公會林鴻隆理事長亦厥功甚偉。相信在所有業界前輩的努力之下,藉由馬偕醫學院視光系的設立,將為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才搭起更多元、更寬廣的平台。

 

台北市驗光師公會林鴻隆理事長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