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BCLA Asia 2022 in Taipei in conjunction with MUSIT
文字整理:編輯部(特別感謝中山視光系陳佳琪教授協助校閱本文內容)
兒童驗光與視光學檢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了解角膜型態。過往測量角膜型態的方法包括角膜曲率計與Placido盤。角膜曲率計測量角膜中央3mm半徑內的角膜曲率與屈光度。這種測量方式將角膜當成一個球面,因此測量結果僅有一個數值,與角膜實際上的非球面特性差異極大,也無法測量不規則角膜。
Placido盤為一個黑白相間的同心圓盤,在患者角膜上形成投影,觀察者經由圓盤正中央的孔洞觀察患者的角膜整體型態。正常角膜為規則的同心圓,規則散光則為橢圓,不規則散光會出現不規則的角膜影像。環間距寬代表該處角膜弧度較為平緩,較陡的角膜弧度會看到較窄的環間距。
地理上的地形圖,將地勢高地起伏以等高線繪製出來,同樣原理運用在角膜弧度上,就成為角膜地形圖。基於Placido盤原理所設計出來的角膜地形圖,一般包括28至34個同心圓環,每環有256個點,可涵蓋高達14,000個角膜曲率的數據,覆蓋95%的角膜面積,測量精準度較高。
另一種三角測量裂隙切面技術Orbscan,利用極細裂隙燈切入角膜得到光學切面,計算角膜前後表面每一點到角膜頂點的距離,完整掃描得到三維的角膜型態。與依據Placido盤原理直接測量的角膜地圖不同,三角測量裂隙切面是採取間接方式獲得角膜曲率。
一般在臨床上,尤其驗配隱形眼鏡的角膜地形圖,至少要達到五點標準:
1.精準性與可重複性。
2.精確的中央區角膜曲率和e值,尤其對硬式隱形眼鏡的參數選擇極為重要。
3.能提供軸向圖、切線圖、高度圖,及差異分析,以確認角膜塑型片的定位、光學區。
4.可辨識瞳孔及測量瞳孔直徑。
5.足夠大的數據採集範圍,以減少參數的測量誤差。
一、顏色
角膜地形圖上數以萬計的數據難以判讀,最簡便的方式是以顏色區分。暖色調如紅色橙色代表高屈光度,冷色調如綠色藍色表示低屈光度。
二、讀圖模式
1.軸向圖
角膜上任一點的曲率,都對應一個圓心在中軸上的圓。以這種方式計算出的軸向圖中央區較精準,周邊誤差相對較大,適合正常角膜型態。
2.切線圖
反映角膜上每一點的真實曲率,曲率圓心不一定在中軸上,比軸向圖對曲率的變化更為敏感。一般測量經過角膜塑型片塑型後的角膜,大多選擇切線圖。
3.高度圖
角膜上每一點到達角膜頂點平面的距離,繪製成高度圖,越往角膜邊緣,高度相差越大,反而造成判讀不易。
4.相對高度圖
臨床上偏好的判讀圖例。將非球面的角膜擬合成最為接近其形態的球面,稱為最佳匹配球面(Best Fit Sphere),相對高度圖顯示角膜表面各點與該球面的差異。以角膜塑型片為例,絕對高度圖幾乎看不出塑型的效果,需要用相對高度圖才能判讀塑型定位與光學區。
5.差異圖
表達兩個地形圖的差別,在角膜塑型片的應用上極為重要。切線差異圖顯示角膜塑型治療區的位置與型態,軸向差異圖用於決定治療區的大小。
三、標尺
標尺相當於地形圖的比例尺,用來定義色彩與屈光度的相應關係。
標尺 |
標尺範圍 |
等級間距 |
特點 |
絕對標尺 (Standard Power) |
35.00~50.00D |
1.0D |
標尺統一,用於不同角膜地形圖的比較 過於細微的變化不易呈現 |
相對標尺 (正常標尺) (Normalized Power) |
該角膜最大與最小曲率之間 |
系統自動計算 |
系統自動劃分曲率等級間距,圖形顏色劃分恰當、層次分明 容易閱讀,最常用 |
調整標尺 (自定義標尺) (Custom settings) |
該角膜最大曲率附近與最小曲率附近之間 |
自定義 |
對特殊角膜型態(如圓錐角膜)可以自行調整以獲得最佳效果 級差越小,局部細節更明顯,但整體丟失的信息可能更多 |
角膜地形圖的完整性與精準性,也會受到測量當下的一些因素影響,包括深眼眶、長睫毛、眼瞼特殊形態、注視方向,導致採集範圍小,數據不全面或是誤差過大。淚膜品質不佳、眼表分泌物、角膜上皮水腫等,對角膜曲率測量也是影響甚鉅。
講者簡介梅穎 醫師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園區眼科中心 業務院長,副主任醫師、國際近視防控和角膜塑形學會(FIAOMC) 資深會員、上海眼視光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臨床視光與眼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亞洲眼視光執業管理協會(AOMA) 專業事務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