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帶給台灣眼鏡產業巨大衝擊,加以這些年疫情肆虐, 店家腹背受敵,紛紛深思如何因應當前環境。早在台灣之前,日本眼鏡市場已然走過類似歷程,迎來轉變。究竟日本產業如何成功轉型?
在日本近二十年來的眼鏡產業變遷中,商品策劃、生產、零售一體化的SPA 模式,讓快時尚以低廉價格吸引消費者,造成日本眼鏡產業巨大動盪。眼鏡店即使削價競爭,亦不足以較勁, 反而讓單店進退失據,大型零售連鎖店的營業額也倍受擠壓。
日本眼鏡店因應這波衝擊的對策,是重新思考商品與客群的定位。挑選著重質感與舒適度的手工鏡框,利用職人匠心的品牌形象與快時尚做出區別,攫獲了高消費力的年齡層。明確的策略讓一些傳統店家成功轉型,成為日本眼鏡產業的新動力,走出低迷的嚴冬時期。
借鏡日本近二十年的演變,不難發現台灣正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如今日本眼鏡店大致可分為:連鎖店、快時尚、中高價日本鏡框、以及歐美鏡框,這個景況幾乎可說是台灣產業未來的模式。然而對單店而言,急促轉型販售高單價眼鏡,恐怕嘗到揠苗助長的苦果;精品品牌的門檻太高,也是許多店老闆遲疑的原因。
削價競爭不具優勢,專攻精品得承擔風險,觀察到店家舉步維艱,榮谷川選擇將「TOKIWA made」帶來台灣。希望能以萬元有找的日本手工鏡框,替店家製造轉型與升級的機會。
在福井鯖江代理眼鏡製造已有七十年歷史的上出眼鏡,近年推出的原創品牌 「TOKIWA made」,具備精湛日本工藝, 同時破除大眾對日系手工鏡框的高價迷思, 以學生、年輕人都能接受的預算就能入手。對店家而言,無需承擔太多壓力,就能累積販售日本手工鏡框的經驗與口碑。
經調查發現,年輕世代最熟悉的眼鏡品牌,大多是以日本快時尚為主。儘管講究品質與流行,「價位」依然是年輕世代消費的主要考量。TOKIWA made 的親民價格讓年輕人易於入手,有了配戴過的經驗,年輕世代更懂得判斷日本手工鏡框的價值所在;將來資歷增長、收入提高,也會更願意投資在品質精良的職人眼鏡上。
TOKIWA 這個詞,在日文中表示「常磐」的意思,意指如同岩石般永恆不變、天長地久的精神。TOKIWA 好比一種信念,深深繫在每一位堅守專業領域的日本職人心中。將旗下原創品牌命名為「TOKIWA made」,正是上出眼鏡公司對自家鏡框品質的堅持,宣告歷經70 年淬鍊的工藝將永續傳承。
上出與鏡框的邂逅, 發生在1951 年( 昭和26 年)。在手工眼鏡產業盛行的日本福井縣鯖江市, 上出眼鏡公司以卓越的技術和細膩的作工站穩腳步, 在超過半世紀的時間中, 致力於日本各大高端品牌的代工。將「MADE IN SABAE(鯖江)推向世界第一」,是創業者上出時和社長永恆不變的信念。
在漫長的OEM 過程中,透過職人一雙雙粗糙長繭的雙手,上出眼鏡公司無論在原料的選用、外型設計、耐用度和配戴舒適性上,皆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線經驗和大量數據,為打造一副完美的手工眼鏡做足了準備。彷彿一切水到渠成,2021 年由第三代社長上出貴之,在其祖父創業的70 年後,催生出自家原創手工眼鏡品牌「TOKIWA made」。希望這個歷經三個世代的歷史與技術能永續傳承,不斷做出讓世人驚喜的眼鏡。
▲ 上出眼鏡的第三代社長上出貴之
「戴過就知道它的好!」日本職人手工鏡框的魔力,總在細微處展現。TOKIWA made 從「享受自然」的概念發想,在設計、圖案、配色上,講究配戴的輕鬆與舒適, 從不以誇張的樣式取勝,而是以低調散發出的溫潤高雅,來訴說職人工藝的美好。
在日本文化中,淡雅的日式傳統色廣泛見於和服及工藝品,每個顏色都有對應的詩意名稱, 薄櫻、山吹、淺蔥、鶯茶;TOKIWA made 巧妙地將這些元素在板料色彩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彷彿這些寶石般的詞彙,透過鏡框戴在了臉上,更能體現設計師推廣日本職人鏡框的用心。
經典CrownPanto 皇冠型鏡框,運用手工上釉技術「七寶燒」,搭配鼻樑與鏡腳的雕花,讓整體設計在細膩中增添奢華。
以醋酸纖維打造出輕巧的皇冠型鏡框,搭配金屬鼻橋與鏡腳,除了綠色、黑色外也有透明色系,不管男女都能輕鬆駕馭。
台灣總代理:榮谷川 02-27918878